昨天晚餐在家做的其中有一道是「雞裏蹦」,它是經典魯菜之一,雞是原料的原名,蹦是另外一個原料「蝦」在我們意識裡的運動方式。傳統上只用這兩個原料,但按季節也可加筍、山藥、馬蹄,或是茭白筍。重點是每一個原料要切一樣的大小,包括蔥、薑蒜。先分別把切好的雞里肌和蝦用紹興酒、鹽、白胡椒粉抓入味(1, 2)。然後因為蝦水氣大,所以用乾玉米粉抓勻,雞則用玉米粉水抓勻(因為是小塊肉,用太白粉會糊在一起所以用玉米粉,然後加一些油在表面,冰進冰箱20分鐘,加油是預防肉變得太乾(一般用草蝦口感最好,昨天只買到白蝦。有利有弊。好處是體型剛好不須再切,但口感太軟塌)。20分鐘後取出,分別滑油後撈出。然後切丁的筍、山藥、馬蹄,或是茭白筍先煮一下備用(A)。另外要做碗汁(B): 大量的切丁蔥薑蒜,鹽、酒、雞粉、少許白胡椒粉、少許醬油、少許烏醋、太白粉水。然後熱鍋涼油下1,2. A, 中小火炒到成熟後沿鍋邊加B,轉大火兜鍋成菜。